卡片設計講究細節與創意!
一張精心設計的卡片是品牌的第一印象。掌握標準尺寸、出血與安全框設定,並結合紙材、印後加工與互動科技,能讓卡片既實用又具話題性。本文透過表格與案例解釋各種卡片類型及設計方法,讓您的名片、邀請卡或優惠卡脫穎而出。
為什麼要重視卡片設計與印刷?
卡片不再只是交換聯絡方式的工具,而是傳達品牌形象與價值的載體。印蕉印刷的部落格提醒我們,設計卡片前應先了解印刷需求、標準尺寸與後加工選項,才能避免印刷過程出現問題。一張符合比例的名片、邀請卡或會員卡能輕鬆放入錢包或卡片套,並在日常使用中長期曝光。此外,透過創意設計和互動功能,卡片可以承載更多訊息,例如導流至網站、收集數據或促進活動參與。以下將逐一解答您在卡片設計與印刷時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卡片標準尺寸有哪些?選擇適合的大小有何重要?
根據國際慣例,不同地區的名片尺寸略有不同。選擇適合的尺寸關係到是否能放入卡套或錢包,也影響整體視覺比例。下表整理常見標準尺寸及其對應的出血尺寸(含出血),方便設計時參考。
地區與用途 | 成品尺寸(寬×高) | 含出血尺寸* | 特點與適用情境 |
---|---|---|---|
香港/中國 | 90 × 54 mm | 96 × 60 mm | 此尺寸廣泛使用於亞洲,方便放入錢包與名片簿。適合標準名片與會員卡。 |
日本 | 91 × 55 mm | 97 × 61 mm | 日本名片略長且窄,呈現優雅比例,適合正式商務場合。 |
歐美(US/CA) | 3.5 × 2 inch (約 89 × 51 mm) | 3.75 × 2.25 inch (約 95 × 57 mm) | 美國與加拿大常用尺寸;需預留 1/8 inch(約 3 mm)出血。 |
英國/歐盟 | 85 × 55 mm | 91 × 61 mm | 英國及部分歐洲國家的標準名片尺寸;比例介於美式與日式之間。 |
創意卡片 | 任何自訂 | 視設計而定 | 不一定遵循標準,可製作正方形、折疊卡或異形卡,但需考慮是否能收納及郵寄。 |
* 含出血尺寸是指成品尺寸加上 3 mm 出血(四邊各 3 mm),以避免裁切時露出白邊。
許多設計師會選擇「標準橫向名片」,因為橫向卡片更容易排列元素,也符合大多數卡片收納尺寸;然而,垂直名片更具創意,但需確認客戶能夠方便收納並且願意接受獨特比例。若品牌定位個性前衛,可考慮異形或折疊名片,但務必預先溝通成本與物流問題。
流行尺寸與客製化建議
除了上述各地的標準尺寸之外,卡片並沒有絕對的規格。香港本地的設計師指出,除了 90×54 mm 的常用尺寸,90×50 mm 和 90×45 mm 這兩種略縮高度的比例近年亦受到歡迎;兩者維持相同寬度,但高度較短,整體視覺感覺更加精緻且高雅。這些尺寸的流行反映大家對傳統規格的審美疲勞,希望透過簡單的尺寸變化呈現獨特性。
若想進一步強調個性化,也可以嘗試方形卡片(如 50×50 mm)、窄條形卡片(如 85×40 mm 或 90×48 mm),甚至圓形、葉形等異形刀模設計。這些尺寸能讓卡片在第一眼吸引注意,但需要特別的刀模與後加工,成本相對較高,並且收納與郵寄時需考慮尺寸是否方便。
總結來說,卡片尺寸沒有固定成規,只要設計符合品牌定位、訊息清晰並兼顧成本,就可以自由發揮。若沒有特別要求,印刷廠通常會以 90×54 mm 作為默認規格;但有預算或設計需求時,可與設計師討論不同尺寸與形狀的可能性,打造獨一無二的卡片。
如想參考設計師如何利用窄卡片設計,可以從 《10款 窄卡片設計案例介紹 打破傳統帶出獨突性》 中找到靈感,此文章相信你會對窄卡片有更深體會。

當然,並不是說只能使用上述的尺寸,大家也可以根據設計需求去調整,比如85x40mm、90x48mm 或者其他折疊卡片尺寸。但要知道印刷尺寸同價錢是相關的,尺寸越大價格就會越高。
什麼是出血與安全框?卡片印刷要留多大出血?
出血是指設計稿四周延伸的額外區域,印刷完成後會被裁掉。這麼做是為了避免裁切時出現白邊。多數印刷標準建議左右各留 3 mm 出血,也就是成品尺寸外延 3 mm。例如,90 × 54 mm 的卡片,設計檔應為 92 × 56 mm。對於美式名片(3.5 × 2 inch),出血後尺寸為 3.75 × 2.25 inch。若卡片有特別模切或折線,可根據後加工需要留 4–5 mm 出血。
安全框(Safe Zone)則是內縮區域,用來保護重要資訊,如姓名、Logo 和聯絡方式不會被切掉或貼近邊緣。一般建議將文字和關鍵元素距離裁切線至少 3 mm。若卡片有圓角、特殊刀模或折頁,安全區域要再增加 1–2 mm。標準安全區的檔案大小如下:
- 香港/中國名片:安全區約 84 × 48 mm,即在 90 × 54 mm 的成品尺寸內各縮 3 mm
- 美式名片:安全區約 3.34 × 1.84 inch(約 85 × 47 mm)
設計卡片時務必確認所有背景圖案和色塊延伸至出血區,而主要資訊則必須放在安全框內。這樣即使裁切有 1.5 mm 的誤差,也不會影響閱讀或視覺效果。
如何規劃卡片版面與排版?
一張好的卡片應兼顧美感與實用性。印蕉印刷部落格指出,卡片設計要考慮顏色搭配、字體選擇及資訊層次,並配合品牌識別。以下是幾個實用建議:
選擇適合字體與顏色
- 字體:主標題和姓名可採用較醒目的字體(如無襯線字),聯絡資訊則使用易讀的標準字體。避免過度華麗或難讀的字體,以免影響專業感。使用中文時,建議選擇簡潔的黑體或宋體。排版時還應注意字體大小與階層,以下為實用建議banana-print.co.uk:
- 保持最小字號 8 pt:所有文字至少使用 8 pt 字號,避免因字體過小而難以閱讀banana-print.co.uk。
- 姓名與公司名稱 10–11 pt:重要資訊(姓名或公司名稱)可略大於其他內容,例如 10–11 pt,必要時加粗或更換字體,以突出重點banana-print.co.uk。
- 聯絡方式 8–9 pt:電話、電郵及地址等可使用 8–9 pt 字號,在排版上屬次要資訊,但仍需清晰可讀banana-print.co.uk。
- 一致性:相似資訊(如多行聯絡方式)應使用相同字號和字重,避免過多不同大小與字體造成雜亂banana-print.co.uk。
- 裝飾性字體調整:若使用筆刷字或手寫體等特殊字體,可適當放大 1–2 pt 確保可讀性;但整體字體數量建議控制在兩種以內,以維持專業感banana-print.co.uk。
- 顏色:遵循品牌主色,搭配 1–2 種輔色,避免顏色過多而顯得雜亂。印刷採用 CMYK 色彩模式,確保顏色還原準確。
- 對比:利用深淺對比讓文字更清楚,例如深色背景配白色字體,或在淺色背景使用深色字。
資訊層次與空間
- 分段清晰:姓名與職稱、公司名稱、聯絡方式應分開排版,保持行距一致,避免堆疊。英文與中文可分行排列,並適當使用圖示或標籤(如電話、電子郵件圖標)協助閱讀。
- 留白:適當留白能讓畫面更通透,也能聚焦重要資訊。避免填滿每個角落;留白區同樣可延伸至出血區,維持視覺平衡。
- 垂直或橫向排版:橫向排版易於閱讀且符合一般習慣;垂直排版則具創新感,但需注意閱讀順序和字體大小。
其他卡片形式
可將二維條碼 (QR code) 或社群媒體圖標置於卡片背面,用於導引客戶到官方網站或作品集。若品牌定位個性化或藝術性強,可以嘗試將卡片設計為折疊式或形狀獨特,例如加入弧形切角或異形裁切。但須留意後加工成本與收納便利性。
卡片用什麼紙材與厚度最好?
印後加工能為卡片增添質感與視覺效果,使品牌印象更深刻。除了燙金、局部 UV 和擊凸等經典工藝(詳述於我們的印後加工文章),卡片設計還可採用以下方法:
- 圓角與異形切割:將卡片四角設計為圓角,可減少磨損並增加親和感。異形卡(如半圓、斜切)能引人注目,但需留意刀模費用和收納便利性。
- 浮雕與擊凸:透過凸版或凹版模具,在卡片表面壓出立體紋理,營造高級感。適合使用厚紙,如棉紙或特種紙。
- 燙金與燙銀:利用金屬箔打造金銀或彩色光澤,彰顯尊貴。可與擊凸結合,提高立體度。
- 局部 UV (Spot UV):使用透明光油覆蓋特定區域,使其光滑且亮度不同,使圖案在光照下更明顯。
- 啞光或觸感覆膜:覆蓋一層霧面或絲絨薄膜,使卡片表面柔滑、抗刮,提升質感且防水。
這些工藝可以單獨使用,也可以組合應用,例如在燙金後再擊凸,使金屬光澤更加立體,或在霧面覆膜後做局部 UV 增添光影層次。印蕉印刷提醒,選擇工藝時需考慮品牌定位與預算,同時與印刷廠溝通後加工順序,避免多次覆印造成色差或損壞。
案例分享:個性化卡片提升品牌認知與回購率
背景:一家美容沙龍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脱穎而出。他們決定重新設計卡片,將它變成具備互動與個人化的工具,並凸顯品牌的環保理念。
執行策略:
- 紙材選擇:選用 FSC 認證再生紙,色調自然,符合品牌主張。
- 設計布局:正面採用簡潔的橫向版式,顯示品牌名稱與標誌;背面放置 QR 碼,掃描後可查看沙龍的線上作品集與預約系統,並贈送首次預約折扣。
- 印後加工:品牌名稱採用玫瑰金燙金工藝,提升質感;背景使用霧面覆膜增加觸感;重要元素加以局部 UV,讓圖案在光照下閃耀。
- 可變資料:每張卡片印製客人的名字及專屬折扣碼,彰顯貼心與專屬性。
結果:卡片推出後,客戶掃描 QR 碼的比例高達 70%,預約量增加 20%。許多新客因收到朋友分享的個性化名片而前來體驗。沙龍業績提升、回購率也有明顯成長,顯示結合高質感設計與互動功能的卡片能有效促進行銷轉換。
FAQ(常見問答)
Q1:卡片出血應該留多大?
A:一般建議四邊各留 3 mm 出血,避免裁切時出現白邊。若有特殊刀模、厚紙或需要折頁,出血可加至 4–5 mm。
Q2:標準卡片尺寸有哪些?
A:常見尺寸包括:
- 香港/中國:90×54 mm
- 日本:91×55 mm
- 北美:3.5×2 inch(約 89×51 mm)
- 英國/歐盟:85×55 mm
各尺寸對應的出血,皆為在成品尺寸外再加 3 mm(或依需求2加寬)。
Q3:垂直卡片實用嗎?
A:垂直名片外觀較獨特,適合創意行業。設計時請確保易於收納,並將資訊上下分區排列,維持閱讀順暢。
Q4:如何在卡片加入 QR 碼?
A:預留約 15×15 mm 的方形區域,避免放在複雜底圖上;QR 碼離裁切邊至少 3 mm。正式印刷前務必實測掃描是否順暢。
如果你閱讀完想要再了解更多,關於卡片設計,這邊也有其他的延伸閱讀: